地灾排查 我队女工徐鑫巾帼不让须眉
2017-08-05
文:蒋玉奎

   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就是动员令,地灾应急排查就是冲锋号,从60后到90后的地质队员组成的我队地灾排查队伍,兵分33路,冒着高温酷暑奋战在全省8个区县。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翻越崇山峻岭,跋涉沟壑峡谷,走遍乡村农户,填写报表、整理资料常常加班到深夜,他们不分白昼,在短短的1个月时间,按时完成8个区县地灾隐患点1737处、新增隐患点153处排查核实工作,对群众进行了广泛的防灾避险宣传,受到督查组的高度评价。他们用行动和奉献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地灾排查之歌,展现了403人的精神风采,而女队员徐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仔细观察.JPG

徐鑫正在野外排查


徐鑫,是本次我队地灾排查队伍中屈指可数的女队员之一。在这次排查工作中,她担任排查组长,不辱使命,不仅带领队员们出色地完成地灾排查任务,而且承担完成了整个峨眉山市地质灾害排查总结报告的编写,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

   徐鑫,由于2015年参加队上水工环技术比武拔得头筹,在队上变得小有名气,已先后承担过多个地灾详查工作。这次,她欣然领命担任组长。小组的另两名队员小刘和小沈,是刚从地质项目组抽调来突击排查任务的,他们都亲切地叫徐鑫为徐姐。

   不久前,笔者随排查组到峨眉山市高桥镇,担任排查组长的正是徐鑫。然而就是这位年轻漂亮看上去有点腼腆的姑娘,在工作中雷利风行、踏实认真、有条不紊,毫不畏首畏尾,她待人坦诚、关爱同事,展现了组长和姐姐应有的担当。

   从峨眉一早出发,20多分钟,我们便到了高桥镇镇政府,徐鑫与镇国土员一番对接沟通,几分钟便协调好一天的排查行程。徐鑫说:“排查工作必须获得镇上的协助和支持,有了当地政府的协助,我们可以事半功倍,加快排查进度。”为此,前一天她就通过峨眉国土局与镇上进行了联系。随后,在高桥镇国土员的向导下,队员们便展开了一天的排查工作。

与高桥镇国土员对接交流.JPG

徐鑫与高桥镇国土员对接沟通


高桥镇因明朝嘉靖二年三月建造一座高达三十米的石拱桥而得名,位于天下名山峨眉山脚下,区内面积73平方公里,素有“三山两丘一平坝”之称,全镇辖14个行政村。区域内邻山的村子大多地势陡峭、山高林密,这给排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排查所到之处,风光虽美,但队员们却无暇欣赏,因为繁重的排查任务在等着他们。

   乘车绕过好长一段盘山公路,大约20分钟后,我们在半山之中下车。推开车门,一股热浪袭来,让人犹如进了蒸笼。直面炽热的太阳,大家开始步行,没有一丝风,不一会,豆大的汗珠便从队员们额上、脸上淌了下来。

   今天,徐鑫带领队员们要去查看的第一个点,是万槽村白杨寺四组的一个新增隐患点。据当地干部和监测员报告,这是最近才发现的隐患点,一块悬在半山坡上的巨石出现异动威胁到山脚下的4户村民9口人的安全。

   到达巨石所在的山脚,队员们顾不得休息和停留,便马不停蹄地准备上山。徐鑫吩咐队员们擦点风油精和防蚊药,她自己披了一件薄薄的外衣,便带领队员们随监测员开始攀登。其实山坡上根本没有路,只得边走边探路前行。山高坡陡、树木茂盛、荆棘从生,不一会队员们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手臂上出现道道刺痕。放眼望去,四周“悬吊吊的”,令人不寒而栗。路上,徐鑫不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徐鑫对我说:“排查工作天天如此,爬坡上坎、走村串户、日晒雨淋、汗流浃背,已然成了排查队员的家常便饭。”山坡上,虽然没有太阳直射,偶尔几缕阳光透过树林,但由于没有一丝风,让人感到闷热难挡。终于到达目的地,队员们已全身湿透。近在眼前的一块方圆近10米的巨石悬在半坡,巨石的上边沿已出现新鲜的裂隙。徐鑫一边指导队员们测座标、量尺寸、拍照片,还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还不时给队员们仔细讲解,队员们很快便进入了角色。随后,队员们又爬到巨石的下方仔细进行了观察、记录。

密林排查.JPG

徐鑫带领队员们在密林中排查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丝毫不假。返回时,队员们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徐鑫吩咐大家,每一步都要走踏实了,抓稳了再移步。这一路下山,与其说是走下来的,倒不如说是梭下山的。

地灾排查(高桥) 067.JPG

徐鑫带领队员返回山脚


下山难.JPG

徐鑫下山时几乎是梭下来的



监测员带我们又去查看了同一座山坡上的另一块巨石,队员们再一次冒着酷热的天气攀爬了上去,与上一处不同的是,这块巨石周围没有变形的情况,四周比较稳定,但徐鑫仍然叫队员们测定了座标、拍了照,并作了详细的记录。

   刚返回山脚,徐鑫马上对深入受到威胁的农户进行调查了解,对农户姓名、一家几口人、离山脚距离等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这个点的排查足足花了1个多小时。

   返回途中,徐鑫带着队员们沿途排查了大林沟水库。接着,他们又依次排查了高磷医院、余村、高桥小学等多个人口聚居区。徐鑫说,这次是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一处也不能放过,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特别是这些人口聚居区更是不能放过。

   快到11点,火辣辣的太阳直射下来,加上地面上升腾的热气,让人犹如进了蒸笼一般,特别难受。排查队员们来到金晶矿业的一个废旧采场,进行了实地排查,随后还深入高桥村白鹿山滑坡隐患点临时避险点和受威胁的农户家中核实了解情况,一边调查,一边对村民进行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并发放防灾避险宣传资料。

到村民家中调查宣传.JPG

徐鑫带领队员深入农户家中调查宣传


对滑坡隐患点进行核实.JPG

徐鑫在滑坡点农户家中实地调查


忙到12点半,大家终于吃上中午饭。稍事休息,徐鑫招呼队员:“走!开工了!”,大家又开始了下午的忙碌。烈日当头,冒着炽烤,他们沿着山区公路,依次排查了高桥中学、一条河流和沿途多个居民聚集点。

   队员们来到张沟,这段时间由于天气太热,吸引了三三两两的游客到沟内戏水避暑。沟的上方是公路,公路上方有一面巨大的岩体。根据监测员报告说,前段时间下雨后,岩体上方不断有些小石块滚落下来影响行车和行人安全,排查队员来到张沟对隐患点进行了排查核实。一边排查,徐鑫还一边对我们说:“公路上方的岩体,看似非常危险,但具体的危险情况,应结合岩体的产状、裂隙发育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由于这个岩体比较稳定,其实不容易发生大的垮塌。”从这里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排查需要非常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地勘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不仅有专业优势,而且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对公路上方岩体进行调查.JPG

徐鑫带领队员排查公路上方岩体


徐鑫说:“排查交通方便、容易到达的点,再热再远、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最怕遇上很难到达的点。”果不其然,真正的考验正在等着他们。下午,队员们就遇上了一个名叫挖涝坡滑坡的隐患点,其实徐鑫前一天就知道了这个点出现了新情况,她知道这个点的排查难度,所以那天她把这个点的排查放到最后。虽然徐鑫和队员们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可一到那儿,望着陡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还是有点出乎大家的预料。因为坡度太陡,队员们只能拉着树根一步一步攀爬上山,到处是尖尖的荆棘,队员们手臂上旧伤未愈又中新“彩”,触碰不知名树叶,皮肤火辣辣的疼。监测员和当地村民告诉我们,由于山高坡险,当地人很少有人到这个山上去,要不是这次政府要求拉网式排查,很难发现这块巨石。监测员和当地村民还真为这些年轻的排查队员们特别是为徐鑫捏了一把汗,其实他们的担心完全多余。徐鑫硬是一步一步攀了上去,快到目标时,一个悬崖峭壁,突然挡住了大家的去路,我和一同前来的镇干部都没敢过去,但徐鑫还是带领队员们一步一挪地爬到了巨石旁边,测座标、量距离、拍照片、作记录,似乎忘记了身边的危险。下山时,队员们稍不小心便误入荆棘丛中,带队的村民挥舞镰刀在前面开路,大家才得以通行。下到山脚,队员们已是伤痕累累、全身浸透。

   队员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之举,不仅感染了我,而且感动了随行的镇村干部和当地村民。以至于队员们一下山,当地村民便端来了凳子和茶水款待,非常热情地说:“你们辛苦了,休息一下,请喝点茶水、米汤解解渴。”地质队员们用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尊敬。

   终于完成当天计划的排查任务,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子乘车往回赶。本该松一口气了,但等待徐鑫的工作还远没完。徐鑫说,晚上还要加班整理资料、填制许多报表,每晚都要干到12点,有时甚至要忙到凌晨2—3点。从高桥返回峨眉时,徐鑫又在想着明天的排查,她说:“明天是周末,乡镇干部不好联系,今天回去就要提前联系对接好,以免影响明天的排查工作。”

  这不,还没回到队上,勘察院院长就打来电话,安排她到报国寺附近的一个勘察现场去看一看,把一下技术关,院长说让徐鑫到现场看看才踏实。刚回到峨眉,连车都没下,徐鑫又和同事上勘察工地去了,晚上等着她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艰辛的付出,结出了丰收的果实。她带领队员们不仅按期完成了龙池镇、高桥镇、大为镇、沙溪乡等6个乡镇86个已有地灾隐患点、5个新增隐患点的核实排查工作,按时提交了排查报表和资料,并承担完成了整个峨眉山市地质灾害核实排查总结报告的编写,为我队地灾排查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莫道女儿娇,巾帼有英豪。徐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在她身上展现出的兢兢业业、敢于吃苦、拼搏奉献的精神,必将激励着更多403人不断奋进前行!(蒋玉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