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迫切需要高品质铁矿勘查突破
2011-10-24
文:国土资源网

    科技部近日公布“973”计划2011-2012年项目清单,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申请的铁矿形成机制研究项目获得支持。
    近年来找矿实践表明,我国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矿床类型齐全,找矿潜力巨大。但富铁矿石发现极少,须大量进口,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立足国内,发现和探明一批大型富铁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然而,要取得富铁矿的找矿重大突破,必须依赖于铁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找矿技术方法的进步。《我国富铁矿形成机制与预测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立项的。
    首席科学家、地大(北京)张招崇教授介绍,本项目将针对我国陆壳演化的多期性和复杂性背景下形成的多类型富铁矿,集成航空、地面和井中三维地球物理信息和地质信息,针对隐伏矿床开展低缓异常识别和弱信息提取,开展成矿机制深入研究,建立不同类型铁矿的地质—地球物理立体找矿模型。
    项目将围绕铁的巨量聚集、超常富集与富铁矿形成机制3个关键科学问题,分别设置6个课题: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环境与富矿形成机制、矽卡岩型富铁矿成矿机制及控制因素、火山岩型富铁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机理、岩浆型大型铁矿成矿过程和控矿因素、铁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体系及三维立体找矿示范研究、富铁矿成矿背景与成矿作用综合研究。
   
“整个项目将瞄准国家急需的大型富铁矿,立足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和岩浆型4种重要铁矿床类型,选择鞍本、冀东、邯邢、长江中下游、天山、阿尔泰、攀西地区等大型矿集区及其典型矿床为重点解剖对象,对巨量铁聚集成矿与构造—热事件进行研究。”张招崇说,“项目将重点研究重大地质事件对铁大规模聚集成矿的控制作用,阐明特定地质环境和地质单元中铁巨量堆积的关键因素,揭示岩浆—热液系统、变质变形过程、深部流体交代过程中铁元素的运移和超常富集机制,建立矿集区尺度和典型矿床尺度的成矿模式,发展和完善大型富铁矿成矿理论,特别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沉积变质型磁铁富铁矿成矿理论,为实现大型富铁矿的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指导。”
    据悉,该项目将于20121月启动,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地大(北京)、地大(武汉)、中科院地化所和广州地化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完成。(来自国土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