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书香”获奖读书征文之四:去历经沧桑吧……………………李 宇
2016-11-24
文:李宇

 

    初闻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乍以为是这个被冠以早熟果子的天才女作家对满满争议的辩驳,细读之下,别有洞天。

    这本书由她在2008-2012年,也就是进入清华大学就读到毕业后担任《新周刊》主笔的期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回首过往5年,在她忙碌充实的生活背后,开始隐隐漫出迷茫与困惑:过多的讨论仿佛把真相越推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在她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谈论,却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的问题中,我各种赞同感不能更多。

    我们这一代,被堂而皇之贴上标签的90后,与她这个赶上80后末班车的89年青年人有着同样的早熟。我们是被批判诟病的独生一代,有人质疑我们不懂感恩、人情冷漠,抑或武断地给我们添上“自私、自我”的标签。诚然,我们不如50后60后一样历经半世纪的风雨,有着岁月的沉淀。但我们也是在02年非典肆虐、07年雪灾降临、08年汶川地震的大事件敲打下早熟过的。我们也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被鄙夷,也值得被奖励。我们过早成熟 ,是因为在争议中心,逐渐接触这个世界的残酷,却也以自己的正能量照耀小小角落。

    若是六年后, 能有幸亲眼看一场北京冬季奥运会,而不是像2008年夏季奥运那样只能在电视机前观望。可是不知道自己是用怎样的身份去分享这份感动与自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小职员,是意气风发的小老板,是任劳任怨的小工人……恐惧和期待让人觉得美丽,但是一个七年可以改变得太多。正如十四年前地质行业暂时萎靡,七年前如日中天,现又逢渐渐下坡。我们看过绝处逢生的野花,见证过顶峰消失的烟花,时间瞬息万变。我们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努力到无能为力——或许还可以大器晚成,总好过辜负了自己的苦难,配不上我们的野心,过得没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烧成了灰,成分和磷灰石差不多,并没有什么值得敬畏的,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当回事?为什么每年头尾都有个年节作为始终?为什么生命诞生、逝去都要有个日子纪念与祭奠?为什么同样是人,不同肤色就会受到不同待遇?为什么合法同居前,除了领证,还要邀请亲朋好友见证一个看着没什么用的仪式?因为生死、离合、经历,都有人赋予他们意义,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更不知有什么用,可是你我和一堆化学成分的区别,就在于这一点意义。我们敢于去历经,就是敢于去证明自己的意义,敢于去承担年轻人的责任。

    现在的大多家庭对子女很是溺爱,老是一副 “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拍摔了”的小心翼翼架式帮孩子规划好了平坦的大道,避免了太多的荆棘血泪,我觉得家人应该给孩子营造一种不怕疼不怕输的去闯荡,去经历的风气。聂鲁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今天我觉得蒋方舟的《我承认我曾历经沧桑》则是让我感到对于年轻人给予振奋的梦想。有些时候,逆境不是让我们止步不前的借口,我们更需要拼尽全力!不到最后一刻,怎知我们不会像漠北的树干一样,清晰、坚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