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明建议:提升应急和治理能力,把被动灾害治理转为主动防御
2020-05-28
文: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句话连续几年出现在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做好气象服务,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来自基层地质队伍的王建明委员对此深有感触。一提到提升自然灾害应急和治理能力建设,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王建明表示,我国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他建议把防灾关口前移,建立公益性地灾防治和应急抢险常备专业队伍,把被动灾害治理逐步转为主动防御。

王建明说,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第一大省,3.63余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在176个县,威胁近150万人生命安全。但近五年来,四川因灾死亡失踪人数连续保持在历史低位,群死群伤得到有效遏制,广大群众防灾避险意识显著提升,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合力明显增强,探索出地灾防治的“四川经验”,形成生命工程的“四川样本”。

作为长期在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的委员,结合自己一年来的思考,他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调查评估。从国家重大战略安全保障出发,加强地球学科基础研究工作,如活动断裂带调查分析等。建立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以县为单位加快推进调查评估,形成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数据库。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山地丘陵区和重要区域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对人口稠密区、重点建设区和村庄开展1∶1万地质灾害调查,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治理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

二是加快主动防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针对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动态性等特征,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大数据中心和区域分中心,推动自然资源部门、气象部门、地震部门、水文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共用;健全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立“天、空、地”一体的地质灾害识别和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实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使防灾关口前移,把被动灾害治理逐步转为主动防御。加强地质灾害形势趋势研判,定期组织自然资源部门、气象部门、地震部门、水文部门等会商研判,更好地发挥监测预警作用。

三是建立公益性地灾防治和应急抢险常备专业队伍。充分发挥地勘队伍及其它专业队伍的公益职能和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健全地质灾害调查、专业巡排查和监测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强化专家服务队伍建设,夯实自然灾害治理能力和突发灾害应对能力。大力支持常备专业队伍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发挥其应用型地灾防治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

四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学习教育,在小学、初中阶段相关课程中增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探索建立地质专家联系中小学地灾防治科普教育机制。充分利用景区人流量大的特点,探索建设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提升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突发灾害自我应对能力。

五是加大向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财政专项资金倾斜力度。针对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具有较强区域性的特点,建议逐步加大向地灾多发地区的财政专项资金倾斜力度,同时引导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多渠道提供防灾减灾应急资金保障,加快制定鼓励防灾类PPP项目的政策,研究出台地灾商业保险,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众及海外人士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支持。